为增强我校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9月22日,图书馆在2号馆报刊区开展了艾青:一个从绘画中走出的伟大爱国诗人主题讲座,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勇主讲,二级学院读书社成员20余人参加。
王勇教授主要从艾青独特的人生经历、我爱这土地、从“吹芦笛的诗人”到时代的“吹号者”、光的赞歌、艾青表现时代的独特方式5个方面进行讲述。详细阐明了艾青如何从一个画者到诗人的转变以及自我表现时代的三种模式:“大堰河模式”、“北方模式”、“火把模式”。
![](/__local/7/1C/63/3DA23F4946E237D3EFB53B0A503_40081D22_1BA9E.jpg)
艾青在其八十六年的人生轨迹和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包括二十部长诗,近千首短诗和三十多种著作在内的极其丰富的宝贵遗产。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他是创作时间最长、艺术成就最大、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我们时代伟大而独特的诗人”。
![](/__local/8/AC/8D/7C17489F1402EE10B904943BFA6_08F50CA6_13FCA.jpg)
王勇教授最后以艾青的诗《时代》来结束讲座,希望所有的后辈要格外珍惜我们这个美好的时代,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走进图书馆,读好书、善读书。
王勇,男,汉族,1970年生,河北省新乐市人,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小说分会理事。先后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诗歌流派、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等课程。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课题3项,教育部及省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多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