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我们从忙碌中走出来,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在阅读中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感悟人生、提升境界。河北美术学院特推出好书推荐栏目,分期向师生推荐阅读书单,引领师生漫步书籍海洋,积累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让浓浓书香盈满校园。
暮春时节,阳光和煦,杨柳轻柔的日子里,世界读书日到来了。让我们在和煦的春光里翻开一本本书,去领略文字带我们不同的风景,去感受阅读的魅力,让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未来之路。
今日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
内容简介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读者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郝明义 朱衣
出版发行: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G792-1/4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我们仨》
内容简介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作者:杨绛
出版发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索书号:I267-1/956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呼兰河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民国才女萧红的“旷世之作”,用诗一般的意境、含泪的微笑,守护者心灵的家园,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凉的歌谣,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尾声余响不绝。萧红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作者:萧红
出版发行:光明日报出版社
索书号:I246.57-1/44=2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猎人笔记》
内容简介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本书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猎人笔记》成集出版后,被视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作者:(俄)屠格涅夫
译者: 丰子恺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索书号: I14-1/669
馆藏地: 二号图书馆
《我是猫》
内容简介
《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它是一部具有独特形式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这部因黑猫触发灵感而写成的惊世骇俗的皇皇巨著,用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笔法描绘了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日本社会众生相,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期,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尖锐地批评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作者:(日)夏目漱石
译者: 焦海利
出版发行: 台海出版社
索书号: I313.44/5
馆藏地: 一号图书馆
《艺术的起源》
内容简介
恩斯特•格罗塞是19世纪末德国杰出的艺术史家、社会学家、博物馆学家和实证主义者。《艺术的起源》是作者艺术史研究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对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观点。该书共十一章,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章,论述艺术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是一般性的文字;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十章,论述原始民族及原始艺术,是对艺术起源的具体考察;第三部分为最后一章,是全书的结论。
《艺术的起源》的主要观点是:艺术史就是在艺术家的沿革中考察历史事实,它必须描述艺术发展的面貌,正确地记录和考察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的具体的历史的个性特征。艺术家是其所处时代的产儿,因此考察任何时代的艺术家及其所创作的作品,都应当采取一种社会历史的观点,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加以考察。格罗塞研究艺术起源时所遵从的原则,是他在本书中所阐述的重要思想,也是他对艺术作品的社会学批评所作最突出的贡献。

作者:(德)恩斯特•格罗塞
译者:杨泽
出版发行:京华出版社
索书号:J110.9/75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中国画论史》
内容简介
庄子的“解衣般礴”、欧阳修“画意不画形”,倪云林所强调的“逸气”与“逸笔”,其本义何解?《中国画论史》按史的次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画论中,披沙淘金,分类整理,梳理历代典籍文献中的绘画理论和发展脉络,还原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历史真面貌,是一部简明而生动的古代画论史。它从纵的方面论证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规律。艺术思潮是绘画理论发展的动力,这条主线贯穿于全书的始末。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介绍了春秋至两汉绘画理论、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唐五代绘画理论、宋代绘画理论、元代绘画理论、明代绘画理论和明清绘画理论。几十年来已成为美术学领域有口皆碑的经典之作,是一部读者信得过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参考读物。

作者:葛路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J212-1/4695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中国美术大辞典》
内容简介
《中国美术大辞典》是在原《中国美术辞典》基础上修订、增补、重新编纂完成的。编撰工作自1998年开始,历时四年,至2002年9月始克告竣。本着改错、补缺、更新词目释文与置换扩充图片的修订原则,各方作者爬罗剔抉、补苴罅漏;责任编辑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在此基础上重新编成的《中国美术大辞典》,不仅释文质量有所提高、门类设置更加合理、艺术信息更加丰富,而且在全书的装帧设计上也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征。全书既突出中国传统美术的深厚底蕴,又显示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开放格局,更引进了信息时代的新理念。篇幅也由原来《中国美术辞典》的九大学科十大门类5816条160余万字扩充为十大学科十一大门类7130余条200余万字,其中最鲜明的变化是随文增加大量彩图,达到2150幅左右,以期充分展示视觉艺术的魅力。
本辞典属综合性美术类辞书,涵盖中国美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以美术专业工作者、美术院校师生和业余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作者:邵洛羊
出版发行:上海辞书出版社
索书号: J12-61/133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中国名瓷欣赏与收藏》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自商代原始瓷器出现以来,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历代制瓷工匠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创制了许多精美瓷器。其中无论是闻名于世的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制品,还是元、明、清景德镇窑精美绝伦的青花、彩绘、单色釉瓷器,都被人们珍同拱璧而保留至今。
本书撰选了自宋以降至清末各朝瓷器珍品近五百件,并以图文对照的形式,从器形、釉彩、纹样、工艺等方面特征加以描述,使读者能在欣赏之余,得到一些鉴定的知识。为叙述详尽,图文前将宋至清历朝瓷器发展及主要特征作一概述,图文后辅以明、清官窑主要款识特征的简介与宋至清代瓷器主要装饰技法的总结。

作者:周丽丽
出版发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 J527/218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古典建筑与雕塑装饰艺术》(典藏版全10卷)
内容简介
建筑雕塑的发展历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宗教风格。其艺术灵感来源于那些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二自然主义雕塑风格。应归属于希腊艺术的范畴。三现实主义雕塑风格。以法国雕塑发展为主线。
这套汇编全十册,不仅涵盖了法国雕塑一路走来的重要艺术家作品,还包含了其他国家不同时期的大约14000幅图样,为建筑师、雕刻师、装饰工作者以及考古学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丛书以字母为顺序排列,检索更为方便。想要查阅关于柱头、梁托、檐口、檐壁、雕像等装饰艺术的文献,打开本套丛书即可坐拥这一切。该“词典”可以非常便捷地让您查找到所需要的内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大量作品会一一呈现在您眼前。作者辑录此书目的是希望它能够为艺术家所用,为其研究工作提供便利,使其无须花费巨大代价即可拥有丰富而实用的素材。

作者:(奥)Raguenet,A.
译者:陈阳等
出版发行: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TU-852/10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苏东坡传》
内容简介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所著传记作品,原用英文写成,于1947年首次出版。《苏东坡传》共4卷28章。第1卷写苏东坡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第2卷写他的壮年时期,第3卷写他的成熟阶段,第4卷写他被迫害后的流放生涯。作者称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动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该书对苏东坡的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学生活等作了生动的描述和评价。

作者:林语堂
译者:张振玉
索书号:K825.6/145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名人传》(全译本)
内容简介
《名人传》是20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作三位伟人传记的合集,三者分别是作于1902年的《贝多芬传》、1905年的《米开朗基罗传》和1911年的《托尔斯泰传》。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星辰。罗曼·罗兰以这三个伟大人物的精神冲突与痛苦为骨架,为他们的灵魂留下光影分明的传神素描。通过传记我们得以看到这些星辰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他们的作品和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和力量与人生的苦难、精神的痛苦做着不休的斗争,而人生的真谛与甘美的果实,正是孕育自这与人生永远同在的搏斗之中。此书是作者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世界传记文学的典范,是谱写三位艺术天才的非凡人生的一部“英雄交响曲”。

作者:(法)罗曼•罗兰
译者:陈筱卿
出版发行:北京燕山出版社
索书号:K835.16-1/7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梵高传》
内容简介
生前创造神话,死后还继续创造神话者,古往今来为数不多,温森特•梵高便是一个。《梵高传》于201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大卫·阿兹奥 。该书讲述了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传奇一生。书中从梵高出生写起,写了他在海牙、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等地历经坎坷;写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店职员最终成为绘画大师,开创了后印象主义画派;写他与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画家高更在阿尔勒相聚,两人交恶后,梵高患上躁狂症割掉自己的耳朵,最后在巴黎郊区饮弹自尽。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首次出版,除了叙述梵高的经历,同时也描绘了梵高与当时的画家群体的交往,许多亮点和精彩段落,都是从温森特的书信生发出来的,让人读着时时感到画家梵高就活跃在眼前,有一种交流互动的印象,对研究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法)大卫·阿兹奥
译者:李玉民
出版发行:人民文学出版社
索书号:K835.63-1/4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贝聿铭传:现代主义大师》
内容简介
在他身后,耸拔着激动人心的卓越建筑: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整修一新的巴黎卢浮宫,香港中银大厦……深湛、独到的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非凡的个人魅力、社交艺术:其客户和朋友包括法国总统密特朗、美国肯尼迪总统夫人……贝聿铭的建筑仿佛变幻莫测的现代世界中一条奇妙的丝绸之路。本书以引人入胜的文笔深入揭示了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举世知名的杰出华人贝聿铭的生活道路和事业成功的奥秘,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启发性,是一本令人赞叹的佳作。同时此书也算得是一位艺术家的肖像画。它是一个关于建筑和权威、移民和同化、美国式的奔放与中国式的节制、精明的实用主义与微妙的装饰手法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东方和西方的故事。

作者:(美)迈克尔•坎内尔
译者:倪卫红
出版发行:中国文学出版社
索书号:K811-1/18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史蒂夫•乔布斯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的书,关于他过山车一般的人生,关于他炽热强烈的个性。他对完美的狂热以及积极的追求彻底变革了六大产业: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数字出版。作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终极偶像,乔布斯独树一帜。本书是作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与乔布斯进行了40多次面对面的沟通,并采访了他的100多个家庭成员、朋友、竞争对手和同事写成的。在这本书里,乔布斯的激情、能量、欲望、完美主义、艺术修养、残暴以及对掌控权的迷恋塑造出商业哲学一览无余。他的故事既具有启发意义,又发人深省,充满了关于创新、个性、领导力以及价值观的教益。

作者:(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译者:管延圻等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社
索书号:K837.125-1/1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富兰克林自传》
内容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和航海家。这位博学之才以他的美德和睿智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美国人勇于创新和充满无穷创造力的民族特性。本书实际上是富兰克林写给儿子威廉•富兰克林的家书。全书文字简洁幽默,通俗易懂,作者在书中以拉家常的方式,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书中富兰克林叙述了自己艰苦创业、自学成才、坚持不懈奋斗的历程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包含了治学、创业、写作、革命、外交、处世、做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世界各国青年深受其影响。

作者:(美)富兰克林
译者:鹤泉
出版发行:中国华侨出版社
索书号:K837-1/97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人类简史:从动物上帝》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从10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全书三大线索理清人类发展脉络,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认知革命使得人类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科技革命最终将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人类通过讲故事的能力将彼此连接,有效协作,国家、宗教、企业是虚构的现实。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发展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本书规模宏大但绝非泛泛而谈;具有时代性又不花哨,观念惊世骇俗但绝不是个简单的反对者。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开始讨论,但是弄清楚是哪一部分、为什么,对我们有好处。本书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还有译者文笔的生动晓畅,而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也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读来欲罢不能。

作者:(以)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索书号:K02.49/1=2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自卑与超越》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具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
本书语言朴实、译文精练、流畅,结构严谨,不仅对心理专业人士具有借鉴作用,对普通读者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拥有的一部心理学经典作品。

作者:(奥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李青霞
出版发行:沈阳出版社
索书号:B848-1/526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自控力》
内容简介
《自控力》是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心理学课程。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是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它能帮我们认清自己的目标,增强自控力,并作出改变一生的决定—无论这个决定是减肥、管理收支、减缓压力、克服拖延症等,找到你生活的重心。掌控自己的内心,幸福和成功才是可能的,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从而成功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作者:(美)凯利·麦格尼格尔
译者:王岑卉
出版发行:印刷工业出版社
索书号:B842-1/5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掌控习惯》
内容简介
很多人想要养成阅读、健身等好习惯,却常常半途而废。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的决心不够,而是他们的方法不对,更确切地说,是他们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行为系统。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创始人詹姆斯•克利尔通过多年的悉心研究发现,形成习惯需要4步:提示→渴求→反应→奖励,如果想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在这4步过程中建立一套强大的行为系统。本书根据习惯形成的4个步骤,总结了相对应地培养习惯的4大定律:让它显而易见;让它有吸引力;让它简便易行;让它令人愉悦。通过4大定律,56个具体案例,本书帮助读者快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利用这4大定律的对立面帮助你快速戒除不良的习惯。

作者:(美)詹姆斯•克利尔
译者:迩东晨
索书号:B842.6/41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
《原则》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华尔街投资大神、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的人生经验之作。作者多角度、立体阐述生活、工作、管理原则,包含21条高原则、139条中原则和365条分原则,涵盖为人处事、公司管理两大方面。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上手实践。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金融的原则,还有人生的哲学,达利欧在书中不断地强调坚持和总结,这一观点可以让读者受益终生。处于不同行业和人生阶段,以及有不同职业抱负的人,都将从这本书中获得不同的经验教训。书中每一页都写满了非比寻常的原则,全是真知灼见。作者的笔触是冷静、不动声色的,但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情感:他教导人们应该有谦逊感和内省意识,能够以开放心态思考尖锐的批评,并利用批评来不断改进。

作者:(美)瑞•达利欧
译者:刘波 綦相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社
索书号:C93-1/120
馆藏地:一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