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我们从忙碌中走出来,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在阅读中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感悟人生、提升境界。河北美术学院特推出好书推荐栏目,分期向师生推荐阅读书单,引领师生漫步书籍海洋,积累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让浓浓书香盈满校园。

水印木刻—《青铜时代》系列版画作品
作者:伏姗姗
河北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
河北画院青年画院研究员
河北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专任教师
水印木刻是一种传统的印刷技艺。其制作流程是将想要印刷的绘稿镜像反刻在木板上,然后用水性颜料涂抹于印版,再覆以纸张,通过工具擦印得到图像。
水印木刻有时也被称为水印版画或木版水印。其中,水印版画的概念最为宽泛,只要是用水性颜料印制的版画皆可纳入。而“木版水印”这一名称最早是由荣宝斋提出的,它根据中国古老的雕刻木版印刷技艺提炼而来,并且沿用至今。

《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
作者:陈琦
出版发行:中国画报出版社
索书号:J217/25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本书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对非遗项目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的同时,有着填补中国水印木刻理论与技法空白的意义。本书从历史沿革、制作过程、历代名家作品图片以至实操步骤图,多角度呈现水印木刻的发展过程,很多珍贵资料一次呈现给大众。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水印木刻不同形式和不同时期的高峰作品,也可以系统了解现当代中国水印木刻发展的进程。

《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
作者:[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
译者:易英 王春辰 彭筠等
出版发行:上海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J051/23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本书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等,所选介的文章作者也呈现出多样化,从温克尔曼到坎科利尼,从康德到福柯。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跨媒介叙事研究》
作者:龙迪勇
出版发行:四川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G206.2/29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跨媒介叙事往往会产生仅墨守媒介本位的文学艺术所无法达到的神奇的艺术效果。本书考察以语词为表达媒介的文学叙事与以图像、音符等其他媒介表达的艺术叙事之间的相互模仿、相互影响问题。重点从理论上探讨了跨媒介叙事现象的创作规律和内在逻辑,并针对具体的现象考察了语词与图像、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之间所存在的几种典型的跨媒介叙事,力图在对现象的描述和作品的分析中抽象出具有普适性的跨媒介叙事理论。

《汉晋唐五代书论译注》
作者:(汉)赵壹等撰
译者:刘斯翰译注
出版发行:上海书画出版社
索书号:J292.1/511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书论产生于“审美自觉”的时代。所谓“审美自觉”,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对书艺比较于其他艺术,有个很不相同之处,就是它的工具性:书写首先是记录文字的工具。即使被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以后,也仍然未能摆脱它的这个性质,从远古到现在,都是如此。书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书论大致分为两支:工具论和艺术论。其中,又以工具论成熟在先,艺术论成熟在后。于自己精神之美的认识。

《隋唐五代画家史料》
作者:陈高华
出版发行:中国书店
索书号:K825.72/100
馆藏地:二号图书馆
隋唐五代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绘画的题材范围扩大,表现技法趋于成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画家和为人们珍视的名作。本书对隋唐五代画家和作品的有关资料进行辑录、整理,辑录资料的范围包括正史、野史、诗文集、笔记、方志等,其中以诗文集为大宗。以画家分篇,每篇资料大体均分以下两部分:画家生平传记资料和其他散见资料。许多资料是过去的研究者从未利用或很少利用过的,今整理出版,为研究者和对画史有兴趣的读者提供方便。
图文:屈韶伟
编辑:徐榕泽
初审:胡少华
复审:白莉
终审:李世新